肠道菌群与饮食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

肠易激综合征(IBS)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异质性功能障碍,包含了机体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。

而在肠易激综合征有关的环境因素中,饮食的作用不容忽视,大多数IBS患者的症状是由饮食或特定的食物引起。

而由于IBS患者还存在肠道菌群的紊乱,因而饮食、肠道菌群组成及菌群代谢产物之间的联系,可能在IBS的发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。

本综述总结了饮食及肠道菌群对IBS症状影响的既往研究,以及饮食和微生物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报道,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些建议。1、IBS概况

IBS是一种异质性功能失调,据统计,全球有10%-20%的成人和青少年符合IBS症状,是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,女性多于男性。

IBS的高患病率与疾病引起的生活质量降低,对患者自身及社会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。

罗马III标准将IBS分为便秘型IBS(IBS-C),腹泻型IBS(IBS-D),便秘和腹泻混合型(IBS-M)及不确定型IBS(IBS-U)四种亚型。

目前IBS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,一般认为是宿主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,不同个体可能受到不同的遗传、环境、心理、社会和胃肠感染等因素影响,引起胃肠动力改变、内脏高敏感、脑一肠轴相互作用紊乱、自主神经和激素变化等,均有可能与IBS发病相关。
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IBS的病理生理学相关。胃肠炎病史及抗生素的使用均可引起IBS的风险增加,也证实了肠道菌群在IBS中的重要性。

特定亚型的IBS患者与健康人相比,其肠道菌群的分布发生改变。而肠道菌群与外源性因素(尤其是饮食)明显相关,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引起IBS。

2、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

以往认为胎儿的肠道是无菌的,但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,在胎儿分娩之前,部分细菌可能已经通过胎盘屏障并定植于肠道内。

在分娩时及分娩后出现连续的微生物定植,经阴道分娩的婴儿最先接受母体粪便和阴道内的细菌定植,如双歧杆菌、类杆菌、普氏菌、乳酸杆菌等,而剖宫产分娩的婴儿先接受医院内菌群定植。

饮食对宿主微生物菌群具有显著的影响,这一现象即使在婴儿断奶前也可以观察到。婴儿添加辅食时,发生肠道菌群的快速多样化和肠道菌群向成人转化,机体的肠道菌群一旦完善,便可持续维持稳定状态,但不同机体的肠道菌群之间具有很高的变异性。

研究证实,不同地域的人群肠道菌群存在明显的差异,而饮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主要以植物性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非西方人群,其肠道菌群呈现出更加多样化,普氏菌属的菌群丰度增加。

而在西方人群,饮食中含有较多的动物蛋白、糖、淀粉和脂肪,优势菌群主要为拟杆菌属。因此,长期的饮食习惯与机体的肠道菌群有着直接关系。

而短期的膳食干预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似乎不大,除非饮食结构发生巨大的改变,有研究表明,若在数日内使机体饮食结构发生扭转,也可观察到菌群结构、代谢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变化。3、饮食对IBS的影响

调查显示,64%-89%的IBS患者症状由食物或特定的食物诱发,包括小麦/谷物、蔬菜、奶制品、高脂食物、辛辣食物、咖啡、酒精等,这些食物尤其与机体的腹痛和排气症状相关。

食物不耐受的生理机制可能为感觉过度、肠腔运动异常和/或食物成分不完全吸收等,但应该注意,大多研究都面临方法上的局限性,且对于IBS患者,需要将安慰剂和反安慰剂效应考虑在内。

不吸收的碳水化合物(主要表现为吸收不良和发酵迅速)可概括为FODMAPs,包括低聚糖、单糖、二元醇及多元醇。这些物质可通过渗透作用和微生物发酵增加气体含量,进而导致管腔扩张。

研究表明,IBS患者与疑似或确诊的果糖和乳糖吸收不良者,低FODMAP饮食后其腹痛、腹胀等症状均减轻另一研究显示患者再次摄入果糖或果聚糖后,症状出现复发。

然而,应该指出的是,长期低FODMAP饮食对于IBS患者所带来的益处仍不能明确,这需要严格的营养指导,且纤维的摄入减少及肠道菌群组成和活性的变化也有潜在的风险。

此外,FODMAP水平随不同的研究、不同国家及不同产物而变化,在得出结论时也应将这些实验因素考虑在内。

食物也可引起免疫激活或神经内分泌反应而诱发症状。在IBS患者亚群中,T淋巴细胞、肥大细胞、嗜酸性粒细胞和/或肠内分泌细胞数量增加已被证实,但其对于食物不耐受的确切作用尚不清楚。

有关麸质不耐症(或无麸质饮食的可能益处)也日益引起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治疗白癜风最新最佳最好的方法
有什么药可以治白癜风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xqqpm.com//zcmbzl/1116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